碳访录|对话远大集团张跃: “双碳”目标下,建筑行业有哪些机遇和挑战?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22-12-14 18:05
因特网又叫什么 大脚怎么看战斗力 白宝山档案 81192请返航原版录音

+

-

碳访录|对话远大集团张跃: “双碳”目标下,建筑行业有哪些机遇和挑战?

郭松峤2022-12-13 20:22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朋友圈

中国能否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建筑行业至关重要。为此,在“双碳”背景下,中国建筑业正逐步加快绿色建筑的发展步伐。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下简称“方案”)提出,2030年前,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达到峰值。力争到2060年前,城乡建设方式全面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城乡建设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取得积极进展,“大量建设、大量消耗、大量排放”基本扭转。

建材行业实现“双碳”目标还面临哪些挑战?“双碳”目标下,未来绿色建筑及绿色建材行业的机遇如何?如何看待城镇化进程对建筑业实现双碳目标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围绕着这些市场关注的问题,财联社专访了远大集团董事长张跃。

作为长期绿色低碳的实践者,张跃所在的远大集团有限公司下设远大近零能耗建筑科技、远大空调、远大能源利用管理等多家子公司。其中,远大近零能耗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就专门从事既有建筑隔热改造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节能分享、碳交易等服务。

在张跃看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建筑业的碳排放占了全部碳排放的50%,建筑业是率先实现碳中和最有潜力的行业。建筑产业的绿色转型,既会给行业本身带来内部效益,更会带来消费者的效益和社会效益。

其中,他提出,通过建筑隔热改造工程来刺激经济。“中国当前迫切需要改造的建筑面积有200亿平米。如果将这200亿平米进行改造,中国碳排放每年可以减少将近30%。这200亿平米需要20年时间完成,这对经济有巨大的拉动作用。”

此外,在张跃看来,建筑行业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着标准、技术、材料和国家对建筑的规管模式这四方面的挑战。

还值得注意的是,《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指出,引导建材企业积极消纳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对此,张跃建议,提高可再生能源设备的持久化和无害化,把可再生能源设备的耐久性要成为强制标准,从而提高可再生能源设备的使用年限。

“建筑产业的绿色转型将是一场极其深刻和广泛的革命”

财联社: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四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在你看来,这一文件将对行业带来哪些影响?

张跃:这个方案非常好。如果能够真正的按照该方案来推行的话,尤其是在标准化方面,如果能够按照这个方案制定一系列的标准,并且严格执行,而不是以一般的简单罚款等行政手段来替代这个标准。此外,如果能够像我们对待建筑结构安全标准、建筑消防安全那样来对待这个节能标准的话,相信中国的建筑节能和建筑碳排放的水平可以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财联社:有分析指出,当前我国存量建筑中具有绿色建筑认证的占比仅1%,这意味着未来绿色建筑及绿色建材在政策推动下具有相当大的市场空间。你如何看待未来绿色建筑及绿色建材行业的机遇?

张跃:首先,在我看来,中国目前除了远大的建筑,几乎没有绿色建筑。因为不论是建筑材料的使用、建筑节能的指标,还是建筑的空气指标,都很低。当然这种问题并不仅仅在中国存在,在全世界都存在。全世界所谓的绿色建筑大多数都达不到一个真正的、按现代科技标准所体现的那些绿色标准,这是一个核心问题。所以,不是说现在中国有多少比例的绿色建筑,而是现在这些绿色建筑的标准很低。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的话,即使100%采用了当前的绿色建筑标准,这些所谓的绿色建筑的节能等级也是很低的。

其次,从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方面看,建筑产业如果要真正走向绿色建筑,甚至于按远大的标准是走向近零能耗建筑,必须100%采用钢结构或者不锈钢结构的建筑。如果是这样的话,建筑产业潜在的经济效益巨大,其对提高社会的整个经济水平,以及降低民众生活成本、居住成本等都会带来巨大的好处。这既会带来内部效益,即给建筑产业本身带来效益。其更会带来外部效益,就是带给消费者的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些经济效益合起来的话,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经济水平、民众经济上的获得感都会有巨大的变化。所以,建筑产业真正向绿色转型将是一场极其深刻和广泛的革命。

“建筑隔热改造可以带来三个效益”

财联社:据你了解,目前建筑业绿色低碳的转型情况怎么样?

张跃:从全球来看,世界碳排放50%来自建筑,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建筑的碳排放占了很大一部分。因此,中国实现双碳目标,首先要重视建筑节能。

但实际上,全国新建筑的建筑隔热的推进力度很不够,大部分都是为了应付验收。比如,在湖南等南方的一些省份,为了验收通过,会在建筑内部加入珍珠岩和水泥去做隔热,不仅效果差,还容易产生霉菌,甚至这些材料会被使用者(业主)为了达到增加面积的效果而铲除。所以在南方地区,一些建筑的室内隔热成为乌龙工程,不仅浪费了人力资源,还产生了建筑垃圾,因为这些政策不是强制性的,导致不仅对建筑隔热起不到推进作用,反而起到了反作用。

在北方,黄河以北地区是有推进的,建筑的外保温要求很严格,而且确实带来减碳作用。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有几点建议。一是不管南方北方,都一定要做建筑的外保温。二是建筑隔热要一步到位,应该按近零能耗标准,保温的厚度比国家标准更厚一些,窗户的玻璃至少三层,100%做窗外遮阳,建议窗内隔热,100%新风热回收。大部分能源消耗都是因为建筑不隔热而消耗的,如果把建筑隔热做好,像我们这样做到极致,有可能减少90%的能源消耗。三是通过建筑隔热改造工程来刺激经济。中国当前迫切需要改造的建筑面积有200亿平米。这不包含使用率低的公共建筑,以及南方温暖地区的一些省份,比如云南、广西、广东等。如果将这200亿平米进行改造,中国碳排放每年可以减少将近30%。这200亿平米需要20年时间完成,这对经济有巨大的拉动作用。

本篇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