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3)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9-02-15 12:07
文君司马 文人相轻 文字少一点打一成语 闻鸡起舞的典故 闻鸡起舞的主人公 问心无愧的意思 瓮中捉鳖的意思 我是忍者第一猜成语 乌古的咒语

  1、稳步提高能效标准。“十三五”期间,在严格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59)和《江西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6/J007)的基础上,编制《江西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修编《江西省居住建筑节能标准》。

  2、完善监管体系。建立从规划、设计到施工、竣工、拆除全过程节能监管体系。严格控制超大、超高、超限、超能耗和全玻璃幕墙类建筑,确保新建建筑施工阶段节能标准实施执行率达到100%。

  3、全面实施能耗监测系统建设。对重点用能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实行监测与约束,“十三五”末各设区市均要建成能耗监测平台,逐步将本地区所有重点用能建筑和政府办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纳入能耗监测平台,形成覆盖全省的建筑能耗监测网络。

  4、积极试点适用于江西的低能耗和被动建筑的相关技术,推动绿色建材的使用,逐步开展建筑碳排放数据库的研究,探索开展建筑材料和建筑碳排放计算。

  (二)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1、深入既有建筑技术研究。总结“十二五”既有建筑改造经验,按照“可操作、可推广、可复制和性价比高”的原则,梳理夏热冬冷地区适宜的节能改造技术,优化技术路线和推进方式。开展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研究,鼓励既有建筑采用经济适用、方便有效的绿色改造措施,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改造。

  2、推动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开展对既有公共建筑的能耗监测和诊断,建立各类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指标统计数据库,通过研究分析,指导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工作。以节约型校园、节约型医院试点为带动,逐步扩大到旅游、商业、交通、文化、体育等领域节约型公共建筑、节约型公共机构建设。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可结合实际进行综合节能改造或单项技术节能改造。以空调、电梯、照明、非节能门窗、锅炉系统改造为主,注重建筑室内外环境质量,优化建筑设备运行管理,加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比例,提高非传统水源利用率。

  3、推进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示范。建立“十三五”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试点工程,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结合旧房综合改造,在尊重建筑所有权人意愿前提下,切实开展“平改坡”、门窗、外遮阳等节能措施改造。充分利用老旧小区出新和环境综合整治、既有建筑抗震加固等有利时机,同步推动屋面、外墙、门窗、楼道等部位的节能改造,切实提高居住和环境舒适度。有条件的项目可增设智能化系统,提升建筑用能管理水平。

  4、培育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各设区市应因地制宜地设计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化推动政策,鼓励应用PPP、合同能源管理等创新模式。鼓励以城市(区)为单位规模化开展公共建筑节能改造。

  (三)促进绿色建筑全面发展

  1、落实绿色建筑强制措施。按照《江西省民用建筑节能和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办法》(江西省人民政府令第217号)的要求完善绿色建筑管理制度。切实保证国家机关办公建筑,政府投资的学校、医院、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建筑,省会城市的保障房,机场、车站等大型公共建筑,以及纳入当地绿色建筑发展规划的项目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规划和建设。提高绿色建筑设计水平,完善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制度和建立绿色建筑验收管理制度。制订《江西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江西省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要点》和《江西省绿色建筑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完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技术规范和咨询服务体系,逐步推行绿色建筑标识第三方评价。

  2、鼓励绿色建筑区域示范。鼓励南昌、新余等条件成熟地区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鼓励其他城市不断扩大绿色建筑标准的强制执行范围;积极出台支持绿色建筑的激励政策,包括推进财政激励、容积率奖励等多种措施。鼓励先进地区结合新区建设和旧区改造,建设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推动绿色建筑从单体向区域化的拓展。地方标志性建筑应当采用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建设。

  3、加大绿色建筑关键技术和适宜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按被动式技术为主、主动式技术为辅的原则,对绿色建筑的四节一环保性能进行综合考虑。总体规划着重考虑集约节约土地、场地生态、雨水规划和地表径流、热岛强度和室外风、光、声环境的设计。建筑单体关注自然采光、通风和遮阳,设备选型和能效,自动控制与管理,节水和水资源规划,高性能结构材料和装配式建筑,室内空气品质等因素。

  4、强化绿色发展整体规划。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拥有居住、商业服务、公共服务混合功能的街坊比例;探索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空间布局,完善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等公共交通系统和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引入低影响开发模式,采取屋顶绿化、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等措施,建立雨水收集及再生水利用系统,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小雨不积、大雨不涝、水体不臭、热岛缓解;加强垃圾分类收集;建立建筑能耗数据的智慧管理体系,探索大数据支撑下的绿色运营策略,实现区域性的能源资源优化管理。

  5、开展城市环境课题研究。针对城市中心区域PM2.5高于城乡结合部的现象,从城市规划,城市风道、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等多角度研究城市规划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提出可行的策略。

  (四)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1、加强可再生能源应用研究。开展以太阳能为主的建筑复合能量系统、太阳能空调制冷设备、太阳能除湿设备、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耦合技术研究与示范,逐步提高应用比例和质量;推进可再生能源集中连片推广应用。

  2、进行可再生能源规划。充分评估各地市可再生能源资源条件、建筑用能需求,逐步实现部分自给的高效、安全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模式,进一步推动太阳能、浅层地能、生物质能、风能和空气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合理开发利用浅层地能,开展可再生能源资源评估工作,确立地源、水源、污水源热泵适宜地区,逐步完成各地市可行性规划。

  3、统筹推进可再生能源应用。充分整合政策资源,发挥资金整体效益,把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与发展绿色建筑相结合,统筹推进。按建筑功能需求合理选用可再生能源类型,并与常规建筑能源(冷热源等)提供的设备和系统进行比较,从效率、维修、管理和回收期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杜绝盲目使用可再生能源而造成更大浪费的现象。

  (五)推动装配式建筑

本篇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