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柴引进斯太尔技术30年——从欧洲走到印度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5-12-13 17:12
以爱命名的童话 隐为者 影视淘娱淘乐 影视网淘娱淘乐 诱妻总裁 娱乐帝国系统 娱乐风暴 驭灵主 月上重火 月上重火 天籁纸鸢 阅读吧 陨落星辰作品 陨落星辰作品集 再次飞升txt 遭遇冷血大亨 造神无弹窗 宅师

一个欧洲产品,变成地地道道的中国品牌,需要多长时间?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需要付出几代人的心血?

从奥地利小镇斯太尔,走到印度浦那,需要跨越多少沟坎与荆棘?

或许,过去的历史,需用心铭记;未来的道路,需用脚丈量。

师人长技以自强

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中国汽车工业“缺重少轻”,无法满足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增长的需求,引进一款适合中国国情的重型车整车,成为了政府和行业关注的焦点。经过一番考察,奥地利斯太尔公司走进了大家的视野:愿以整套技术图纸转让、发动机按产量收取许可费的方式,向中国转让整套的重型车技术。

对于30年前的中国来说,斯太尔这样水准的整车和发动机技术十分具有吸引力,尤其是大马力重型发动机,一个国家机械装备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将国外先进的发动机技术变成自主技术,无疑将对中国机械装备制造业产生重大影响。

1983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引进整套斯太尔重型汽车项目,1984年潍柴赶上项目末班车,并于1989年率先通过国家验收。

\

但是,接下来的日子,斯太尔发动机的能量并未在中国市场得到很好的释放。虽然潍柴已全面掌握斯太尔发动机制造技术,并做了上百项国产化适应性改进,但由于市场配套面过窄,当时国内重卡市场需求仍以中低价位、发动机排量在8升以内、载重量不超过12吨的中型重卡为主,潍柴所生产的10升排量、载重超过15吨的大马力发动机,市场需求长期处于徘徊状态,到1998年前后年产量尚不足1万台。

屋漏偏逢连夜雨。90年代中后期,受宏观经济影响,潍柴陷入了严重的经营危机,不逢时的斯太尔前景堪忧。直到一个大胆的想法被潍柴人提出来:让原本为重型卡车配套的斯太尔发动机,为工程机械配套!从此斯太尔发动机在中国市场迎来了第一个发展高峰期。

\

\

随着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项目的推进,大马力、大载荷的工程机械的市场急剧升温,斯太尔发动机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凭借功率大、扭矩储备充足、油耗低、噪音低、可靠性高的优势,这一外来品牌一跃成为了行业主导产品。

同时,在国家经济的强力拉动下,沉寂多年的重型卡车市场也渐渐升温,斯太尔发动机再次收获巨大的成功,推动潍柴冲刺一个又一个事业新高地。

廉颇虽老,老当益壮

“真正意义上的重型汽车,是从斯太尔技术引到国内,才开始诞生的。这不仅是中国汽车行业的里程碑事件,也是潍柴发展史的关键节点,可以说没有斯太尔技术就没有今天的潍柴。”潍柴动力副总裁佟德辉说,以斯太尔技术为基础的潍柴10升发动机是世界上单一品种销量最大的发动机产品,这足以证明斯太尔技术的成熟和稳定,以及对中国市场的超强适应性。同时,它还为后期自主开发蓝擎系产品奠定了基础,蓝擎身上集成了诸多斯太尔优势技术。

斯太尔技术的引进,不仅给潍柴带来空前的发展机遇,给原来的传统产品输入了新鲜的技术血液,还引来了大批世界一流的供应商。潍柴精选世界上最优秀的供应商,并在上个世纪就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共赢生态链。数十年来,这条黄金供应链共同推动了行业不断升级,这一优势是业内竞争对手无法比拟的。

斯太尔技术历史悠久,仅在中国市场就已驰骋了30年,到今天是否“廉颇老矣”?

面对疑惑,佟德辉一针见血:“当今世界主流的发动机技术平台中,不乏与斯太尔同样历史悠久的,不能以时间长短论技术先进与否。而且柴油机诞生至今,其本体从未发生过颠覆性变化,所有品牌的发动机都是在这一稳定的本体上做零部件优化和局部微调。斯太尔技术引进30年,我们不断在本体的基础上做优化,当下最先进的高压共轨、电控、排放等技术,都已经嫁接到上面,从技术层面来说,斯太尔依然充满活力。”

对此,潍柴动力总裁助理张纪元也曾道:“今天的WP10绝不是30年前的WD615。除了主轴承和连杆上的两个螺栓还承袭着原来的设计,其它零部件早已没有了斯太尔当年的痕迹,全都烙上了潍柴的印记,欧洲产品变成了潍柴的自主品牌,变得更适应中国客户的需求。”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从步履蹒跚到“锋芒毕露”,斯太尔已完全融进了今天潍柴的技术基因库里,成为地道的中国品牌。未来,它还会有怎样的作为?除了继续巩固国内江山,还要承载潍柴人去开拓更宽广的海外市场,完成从技术引进、消化、创新到输出、再创新的历史使命。而印度工厂正是这一使命的践行者。

翻开山东重工印度公司的发展年谱:2011年3月,山东重工印度有限公司在印度新德里正式注册;2012年5月,印度公司在浦那投入运营;2013年,建厂项目启动;2014年11月,首台发动机下线;2015年,印度公司进入产销两旺阶段……

\

\

这一路,有力地佐证了斯太尔技术的生命活力。山东重工副总经理、印度公司总经理徐子春告诉记者:“印度工厂主打的WP10/12发动机颇受当地客户青睐,目前以船电和工业动力产品为主,未来会陆续配套卡车和工程机械。印度工厂将是检验潍柴国际化能力的试验田,也是潍柴开拓海外业务的桥头堡。”

为深耕当地市场,树立起高端的品牌形象,印度工厂定位的是中高端产品路线,以更高的要求生产发动机,在国内的技术基础上,做了大量的应用性开发和适应性匹配工作。特别是印度面向发电产品的CPCB2 排放法规比国内法规更严格,印度客户对产品的噪声问题更加重视等,这些都倒逼着印度公司进一步优化配套方案、提升产品性能。

如果说,引进斯太尔技术,是潍柴主动敞开怀抱,融入世界市场的初级阶段。那么,输出斯太尔技术,并将产品、管理、文化、团队整体打包到印度,在海外重新复制一个潍柴,实现从一般贸易模式进阶到海外建厂,则是潍柴国际化进程的一个质的飞跃,也是潍柴应对日趋饱和的国内市场做出的理性选择。

伴随国内行业黄金十年接近尾声,潍柴早早意识到要为现有的生产力寻找新的出口。印度,作为“金砖五国”之一,经济增长迅速,市场需求巨大,正是输出技术和产品的理想选择。

本篇编辑:admin